文| 腾马丁博士
车图腾出品,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 ●
当全球新车销售市场进入新一轮的下行周期,出行市场却正在酝酿着一场巨大的增长风暴。
日前,滴滴出行CEO程维在公司战略会上公布了未来3年的战略目标,即 “0188”:安全是滴滴发展的基石,没有安全一切归 0;3 年内实现全球每天服务1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 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
与去年初不同的是,今年的滴滴公司关键信息都放在未来3年目标上,而没有发布任何关于2019年的财务数据。这就带来了两个新的问题:
第一、如此疯狂的增长靠什么支撑?
第二、官方宣布巨额亏损,业界表示深度质疑,甚至被认为财务造假,那么,滴滴公司在“仰望星空”之时,又如何弥补脚下越来越大的盈利漏洞?
▌吸血的新业务
与“0188”蓝图相对应的,是一系列业务扩张与融资消息。
4月21日,有媒体报道称,滴滴出行共享单车部门的青桔单车,获得软银和君联资本1.5亿美元投资,这笔融资是滴滴出行首次为单车业务筹集到外部资金。另外,还有来自滴滴自身的8.5亿美元的投资,加起来青桔单车共获投资10亿美元。
外界解读为,共享单车行业已经从摩拜、ofo的双寡头时代进入到以哈罗、美团、青桔为代表的“三国杀”时代。
两轮业务之外,滴滴也在积极拓展快车之外的四轮业务。3月16日,滴滴正式上线跑腿业务(类似美团跑腿)。4月13日,滴滴还成立了货运公司,本地服务进一步延伸。
可问题是,单车与货运(包括跑腿),怎么看都更像是“战略业务”,也就是布局未来,但短期内可能持续不挣钱、甚至亏损的业务。
共享单车看ofo和摩拜的今天就知道了。至于货运,城际业务有顺丰、京东、阿里菜鸟和“四通一达”,打破现有格局难度极大;同城货运有货拉拉、58速运,几年前也是资本催生,走先大量烧钱再盈利的路子。
滴滴公司还未上市,所以不须披露财报,但2019年2月,程维表示2018年全年亏损109亿元,并且滴滴自2012年以来就没有盈利过,6年累计亏损了390亿元。
那么,对于近两年无数滴滴司机抱怨收入减少,滴滴抽成过高等等问题而言,此时若持续开展“吸血”的新业务,是不是意味着未来几年广大司机的日子会更难过?
问题的复杂之处也在这里——所谓亏损本身就值得质疑的:一个垄断的平台型企业,到底是如何亏损的呢?
▌亏损之谜
“虽然我们收了一些Take Rate(抽成),但这里面绝大多数又以乘客补贴和司机补贴的形式返还了回去,所以滴滴一直在亏损。”程维是这么说的。
2019年2月,程维公布2018年全年亏损109亿元,同步公布了全年司机补贴金额113亿元,似乎给人一种印象,亏损是因为都给了补贴了。
而之所以突兀地公布亏损金额(本来无须披露),也跟时间点有关:2018年8月,乐清女孩被害一案举国关注,滴滴次年一开年就迫不及待宣布亏损,潜台词就是:我们不是为了赚钱才背上人命的。
乐清案后,滴滴只能下线顺风车业务。
据滴滴内部人士披露,巅峰时刻,顺风车业务曾为滴滴贡献过9成利润。直到2019年底,顺风车才开始低调分批重启。
可以预见,如果滴滴公布2019年盈利状况,那么官方的亏损金额恐怕还要大于2018年的109亿。
那么,滴滴作为出行“独角兽”,到底是如何亏损的?
以滴滴快车为例,其抽成构成为:平台服务费20%-30%(按25%计算)+每单0.5元的保险费+1.77%的管理费。据知情人士披露,疫情之前,滴滴快车日均订单在2000万左右,按照平均每单20元计算,滴滴快车业务每天至少抽取1.2亿元,每年光抽成就有438亿!
这还是相对保守的估计。
按照滴滴目前的快车逻辑,优先为乘客派送拼车单,司机端也降低了取消拼车的次数,就是强制拼车。但拼车单给到司机的收入只有一个人的费用多一点,具体按最长行程计算。如果一单拼到三人,那么剩下两人的车费就基本上全被滴滴拿走。因此滴滴的快车加拼车业务,抽成高达40%也是有可能的。
以上只是收入项(仅快车部分),计算净利润还需有费用项。
有机构将滴滴费用构成估算如下:以乘客支付金额为基准,那么,滴滴返给司机的奖励约占7%,业务运营相应经营成本约占10%,纳税、在线支付手续费等刚性成本约占4%。也就是说,费用项占比约为21%。
还是按照滴滴快车日均订单2000万,按照平均每单20元计算,那么乘客支付金额每天4亿元,日费用项=4亿*21%=0.84亿<1.2亿的日抽成,每天还能剩下3600万元的净利润。
以上数据,日均订单2000万、抽成20%-30%乃至40%基本属实,费用项占比21%的数据是常规估算,平均每单20元是大略估计,但是这个数字不影响最终亏损或盈利的结果,影响的只是净利润的多少(单价越高净利润越大)。
如此看来,亏损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钱去哪儿了?
▌三个路径
关于滴滴为什么把自己做亏损了,可能的答案只有三个路径。
第一、激进投资。
滴滴想做全球出行老大,因此不停海外投资、并购。不完全统计,在收购Uber中国之前,滴滴就投资了北美的Lyft、印度的Ola;而在收购之后,滴滴先后投资了东南亚的Grab、中东的Careem、欧洲的Taxify,几乎投资了Uber在全球的所有对手。
滴滴的天使投资人王刚曾说,滴滴做过一个正确的决定,就是在Uber中国进来竞争的时候,滴滴选择投资Uber在全球的竞争者,围魏救赵。
第二、团队管理不善。
当初滴滴之所以害怕Uber中国,就是发现后者的管理成本和技术成本都很低,运营能力远为成熟。滴滴没有披露过高管团队的工资以及各项费用,作为一家平台型公司,滴滴轻资产运营,不需要像神州一样自己买车,也不需要给司机开工资,车的保险维修等等风险全部由司机承担。那么,如果还是亏钱,很可能是管理不善,离一家精益型的好公司还有很远。
第三、柳氏线索。
程维一手创办的滴滴,却于2014年请来柳青任总裁,大有深意。
柳青是柳传志女儿,之前Uber中国的实际控制人柳甄是柳传志的侄女,国内出行行业的背后站着柳氏家族。鉴于柳传志(联想)-高通-华为事件被曝出,柳氏家族声誉急转直下,很多投资人士指出,一方面程维请柳青来是社交、融资方便,另一方面是柳青被派到滴滴,替圈子赚钱。如果前两个路径都不足以有说服力,这个答案也非常现实。
但无论如何,滴滴目前仍然很头疼。
根据恒大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独角兽报告:2019》显示,汽车交通行业的著名头部独角兽滴滴估值为450亿美元,较去年的600亿美元下降了150亿美元。在柳青的心目中,滴滴出行的估值最低应该在800亿美元。
“0188”能不能帮柳青实现夙愿?被越来越多的司机反水的滴滴,又能走多远?拭目以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