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刚性兑付的背景
前些年,在银行理财营销宣传上,有一些不合规的现象,比如为了完成指标以及盈利,把理财产品与储蓄存款混淆,比如营销人员可能跟客户说,这款产品和存款一样,没什么风险,您就放心买吧,而实际上,大部分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的,而且按照合同约定,银行是不承担这个风险,风险是要由客户自行承担的,很多客户轻信了营销人员不合规的宣传,买了理财产品,如果理财产品投资于债券还好,因为风险比较低,而一些理财产品投资的是外汇、股票等风险较高的产品,我们都知道这个波动很大的,很有可能会亏损,不要以为银行理财的投资水平就比个人更强,碰到行情不好的时候都一样,去年股票型基金没有一只取得正收益,基金经理水平都不行吗?
如出现了亏损或者没达到预期收益,很多人都去银行去理论,银行为了安抚客户更是为了名誉,往往自掏腰包给客户补齐收益和本金,否则担心以后没有客户再去这家银行办业务了,这就叫做刚性兑付,就是不论出现什么情况银行都兜底。
但是从理论上说这是不合规的,首先从合同上来说,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都白字黑字的写清,这就像买房子,降价了去开发商要求补偿,但涨价了你还补给开发商吗?没这个道理。
再者,从监管部门来说,一定要让来百姓把无风险的存款和有风险的理财产品区分开来,否则都刚性兑付,存款保险制度有什么意义?
所以说打破刚性兑付,只是厘清了理财产品本身的性质,不必过分解读。
打破刚兑,投资者如何应对?
打破刚兑,并不代表理财产品一定不保本了,这就好比,你去买西瓜,问商家甜吗,商家说不甜包换,你就放心购买,现在商家不做承诺了,西瓜就不甜了?只是心理作用而已。
而且现在很多银行,仍然有保本理财。只是保本理财因为安全性较高,跟非保本理财产品比收益率较低,因为从投资上说,风险和收益成正比,风险越低收益越低,风险越高收益越高。
而且,现在结构性存款有取代保本理财的趋势,其由低风险低收益的存款和高风险高收益的期货等产品按一定结构比例组成,经过妥善的设计,既可以保证本金不受损失(就是存款本息正好达到或超过整体本金),又有希望获得较高的收益(由高收益产品获得),现在十分流行,很多人感觉比传统的保本理财合适,不过要强调一下,结构性存款是也是理财产品而非存款,不受存款保险制度保护。
所以打破刚性兑付,只是银行不能无条件为客户保本了,并不代表理财产品就一定不保本了,也不代表买不到保本理财产品了,况且,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有严格的监管,并不会出现玩忽职守刻意坑客户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