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国栋
说到社会底层,你脑海里浮现出的画面是什么?
是贫病交加的农村低保户?
是子女不孝的孤寡老人?
是啃着干馒头的建筑工人?
还是八十高龄在寒风中扫地的环卫工人?
栋哥作为一名曾经的基层工作者,对于这些群体的经历多少有些见怪不怪——甚至有些麻木了。但就在过去的2019年,栋哥通过对民间金融圈子的接触后发现,网贷平台的用户中,存在这这个社会的另外一种绝望,亦或者说他们中的一大部分,才是社会真正的底层。
网贷、高利贷的生存空间
扫黑除恶专项整治之前,一个行政区域内的金融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四层:四大国有银行>各级地方银行>网贷平台>私人高利贷。
总体来说客户信用质量一级比一级差、利率一级比一级高、贷款审核一级比一级随意、坏账率一级比一级高、催收手段一级比一级恶劣。
沦落到向网贷平台、私人高利贷的借款的“客户”,基本上就不太具备履约能力(信用好的完全可以向正规银行贷款)。
那么问题来了:
网贷平台、私人高利贷为什么敢放款给这些信用极差的“客户”呢?
以栋哥目前掌握的情况看,网贷平台无视风险、肆意放款的底气有三:
▣ 一是坑网络投资人的钱,贷款收不回来损失的也是投资人的钱,这也是目前P2P大批量关停的原因。
▣ 二是暴力、软暴力催收。这两个领域有大批量学者、记者在追踪,不在累述,这里栋哥想追踪的是另外一个领域:担保人。
▣ 三是拉担保人。
一方面,这些信用极差的客户总归是有一两个“身世清白”的亲朋好友的,网贷平台、民间高利贷在贷款审核时,审核对象其实就是担保人,也就是说在放贷的时候就打定主意,这笔贷款将来是要找担保人追索的;更有甚者如某业务员所述:“贷款额度、利率高低,其实是看担保人资质的,如果担保人也是不像话的,就少贷一点,利息收高一点”。
另一方面,在催收过程中,网贷平台、民间高利贷在暴力、兹扰催收过程中,会将追索对象扩大到客户的家庭、朋友;或者要求客户追加新的担保人已达成“追索和解”,无形之中将更多人卷入高利贷。
多数情况下,这些客户,以及受牵连的担保人往往都有两个标签--征信极差、法院黑名单。
另一种社会底层
这个绝望的社会底层中,有欠赌债借高利贷的;有欠高利贷利滚利的;有刚从平台贷款开了家小店,自己就因为坐牢而导致血本无归的。
更多的情况是:一些小生意人为了归还国有银行的欠款而向网贷平台、高利贷寻求“过桥资金”,而另一边银行在收回贷款后不再续贷——上桥容易下桥难,于是乎,风险就从国有银行转嫁到给网贷平台、高利贷。
区别于大家关注的大学生网贷群体(或许还有家庭兜底),这个群体往往是低学历,他们家庭经济情况很糟糕、积蓄少、投资能力差、抗风险能力极低,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只要付得起每个月的利息,就敢去平台借贷(本金怎么归还,他们是没有规划的)。
于是乎,他们或主动或被动的从国有银行、地方银行流向了第三级、第四级的网贷、高利贷。恰逢P2P金融“盛世”,贷出了原本不属于他们的资本,然后消费、投资亏损、被利滚利,然后背负巨额债务,上黑名单。
这个链条上其实没有人受益,哪怕是网贷、高利贷从业者,在这个周期的前期,他们或许可以凭借高息暂时的夜夜笙歌、奔驰大G,但是当所有客户都还不起钱的时候,那些从一级、二级金融机构流出的放贷本金怎么续上?于是他们也作鸟兽散,而从业者的结局也只有——烂征信、黑名单。
什么叫绝望的底层?环卫工人工资低,但他们收入少——但至少愿意还、有还款规划。啃馒头的建筑工虽然生活条件差,但是可以攒钱回老家盖房,或者有个上学的孩子--那是他坚持的希望。低保户虽然贫困,但是他们的目标本来就是活下去--至少国家给了他这个希望。
而网贷链条里,这些底层不仅没有积蓄,而且身背巨额债务,他们缺乏那些破产老板所具备的东山再起的能力与人脉,他们再努力打工也填不完之前落下的亏空,对于烂征信、黑名单,他们或许从一开始的无能为力,会演变成后续的麻木不仁。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人民法院执行手段不断丰富,执行力度日益雷霆。在这个背景之下,或许他们最终会被排除在征信体系、金融体系、司法体系之外——形成黑市。
有一位大佬跟栋哥讲过一个“黄金桥法则”,也即“通往天堂的桥越狭窄,通往地狱的人就越多”,目前来看,这群绝望的社会底层通过“黄金桥”的难度太大了。
难到,他们可能已经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