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赫家族常年占据全球最富家族榜前几名,其所拥有的科氏工业集团涉足从化工燃料到生活用品等多领域,在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雇佣十余万名员工,年收入超千亿美元。
科赫家族不仅因此成为总身家逾千亿美元的巨贾,亦得以将权力触角伸到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家族主心骨查理·科赫的自由主义理念带领下,科氏工业集团成了美国实力最雄厚的游说机构之一,规模大到被外界戏称为“Kochtopus”(Koch和“章鱼”一词octopus的组合)。
讽刺的是,虽然查理自诩自由主义者,但科氏工业是典型的在裙带资本主义环境下蓬勃发展的企业。他们通过雇佣庞大的律师和说客队伍,在一个与政府补贴和监管密切相关的垄断行业只手遮天。
“科赫家族系列文章”将按照家庭、商业、政界三个主题分别展开,本文主要写科赫家族的家庭。
1
科赫家族的故事始于弗雷德·科赫(Fred Koch)。他1900年9月23日出生于美国德州小镇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展现出学业上的出色天赋,17岁考入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22岁进入MIT(麻省理工学院)进一步深造。
(弗雷德·科赫)
弗雷德的青春年月适逢美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增长,这一变化导致全美对汽油需求日益增多,引得许多人投身石油行业发家致富,弗雷德的叔叔路易(Louis B. L.)也乘着这股风潮在俄州建了炼油厂。弗雷德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认为未来属于能从地里榨出财富的工程师和企业家。
25岁时,弗雷德加入了同学基斯(Percival Keith)创办的石油工程公司,且主动要求成为正式合伙人。最终,他以300美元购买了公司三分之一的股票,并在多年后基斯退出公司时,与另一个合伙人温克勒(Lewis Winkler)将公司改名为温克勒-科赫工程公司(Winkler-Koch Engineering Company)。
乘着石油行业的东风,以及新提炼工艺的使用,公司发展迅速,弗雷德的身家亦水涨船高,开始结识名流。1932年10月,他和认识仅一个月的富家女玛丽(Mary Robinson)闪婚,后者在1933年、1935年、1940年分别生下四个儿子:小弗(Frederick)、查理(Charles)、双胞胎大卫(David)和比尔(Bill)。
(玛丽)
弗雷德的育儿风格老派古板,他从不向孩子表达爱意,且极力避免创造物质条件优越的环境,只在他们完成家务或农活时才会给报酬。为培养孩子的好胜心,弗雷德甚至会鼓励他们互相争抢、打架。在这种“铁腕统治”下,科赫家个性迥异的四个孩子之间常有冲突。
(左至右:比尔、查理、大卫、小弗)
大儿子小弗是兄弟里的异类,他不像三个弟弟那样好胜,对商业也毫无兴趣,只喜欢艺术。随着年纪渐长,他和爸爸弗雷德的矛盾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他也成了家里唯一一个没去MIT念大学的孩子。三个弟弟心领神会地对这个哥哥避而不谈,仿佛家中没这个人。
(左一比尔,左二大卫,右一小弗,右二查理)
小弗的退出,导致弗雷德将二儿子查理当成首选接班人来培养,对他要求极为严苛。然而青春期的查理十分叛逆,经常打架、斗殴,被忍无可忍的父母送到军校后,还和校方管理层发生了冲突。长大后的查理成为稳重低调的商人,这一转变令科赫家族的许多亲戚感到不可思议。
大卫和比尔虽是双胞胎,处事风格却截然不同。大卫性格怡人讨喜,从小到大都是学校风云人物,且与二哥查理关系融洽,比尔则从小就是个暴躁易怒、看不惯二哥、不擅社交的人。弗雷德夫妇对孩子们的不关心也加剧了比尔的不安感,他长大后曾表示父亲的关心是他们四兄弟争抢的货币。
(左:比尔,右:大卫)
2
不过孩子们的恶性竞争并非弗雷德本意,他曾告诉他们不要因家事闹上法庭,否则家族生意可能会被牵扯的精力和打官司的费用而拖垮。这个建议与弗雷德早年赚取第一桶金时的不愉快经历有关。
早在弗雷德创业前,他的合伙人基斯与温克勒在一家名为环球石油(Universal Oil Products)的公司工作,并借此对该公司独有的新型高效炼油技术了如指掌。为了阻止环球的崛起,当时的几家大型石油公司对其进行了联合收购。
(弗雷德·科赫)
温克勒在离开环球、与弗雷德共同创业后,将这种新工艺应用到自家公司的业务中,并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在石油行业异军突起,继而引发了环球石油的诉讼。经过紧急商讨后,弗雷德和温克勒的律师团队决定从反垄断的角度进行应对,还为此设立了专门的诉讼基金。
经过几年的胶着诉讼战后,弗雷德和温克勒被判败诉。不过几年后,负责该案的法官被爆出受贿丑闻,因此包括弗温二人在内的多起该法官负责的案件都有了“翻案”的机会。最后,二人歪打正着地在1952年得到了150万美元的赔偿。
这个结果看似是个胜利,实则对弗雷德、乃至整个科赫家族都影响巨大。在漫长的诉讼期间,他和温克勒结束合作,他自己的精神状况也受到冲击,还不得不离开美国、前往苏联寻找新商机,并在这一过程里,逐渐形成了贯穿他一生的政治观念。
弗雷德第一次前往苏联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苏联方面对他不信任,派了一个名叫利夫希茨(Jerome Livschitz)的看守员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全程跟着他。弗雷德和利夫希茨的相处极不愉快,再加上当时苏联的经济状况很差,导致弗雷德回到美国后,逐渐成了一名极端而疯狂的反苏者和阴谋论者。他后来成了著名极右翼团体“约翰·伯奇协会”(John Birch Society)的创始成员之一。
(约翰·伯奇协会)
弗雷德也不断将这些想法灌输给孩子们,四个孩子从小就听着“政府无用论”长大,不过他们对这些言论的态度并不相同。查理对这些理论全盘接受,这也成了他长大后一切政治行动的原动力,其他三人则较为随性。虽然1961年猪湾事件发生两周后,比尔和大卫曾因参加学校的反卡斯特罗活动而招来警察,但那对他们来说纯粹是个酗酒玩闹的借口,反对的是卡斯特罗还是其他什么人,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左至右:大卫、查理、弗雷德)
进入60年代后,弗雷德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为平稳完成业务交接,他要求当时在其他公司工作的查理马上回来准备接班,否则他就卖掉公司。1961年,查理进入家族企业,任职科氏工程公司副总裁。
那时查理年仅26岁,但有勇有谋,他在四年内使科氏工程的销售额翻番,还大胆地收购了几家后来创造了可观利润的公司,深得弗雷德认可,职权不断扩大。
(科赫家族)
3
1967年弗雷德意外逝世令查理很忐忑,但他拒绝了那些劝他卖掉公司的人,决心与其他石油巨头抗衡。1968年,他宣布将家族产业整合为科氏工业(Koch Industries),当时科氏的年销售额已达2.5亿美元。
科赫家族还迎来了第一次家产纠纷。按照弗雷德的遗嘱,小弗得到约14%的股份,其余三兄弟各得约20%,剩余部分由几个亲戚拥有,其他形式的财产都留给了妻子玛丽。
不过小弗意外发现,弗雷德前些年给他设立的两个信托基金都被取消了,查理的解释是,这是因为小弗之前屡次窃取家族财产。小弗反击说这完全是查理的诽谤。弗雷德去世8个月后,查理对小弗的股份也动了收购的念头,但由于价格没谈拢而作罢。
(小弗)
不过这次摩擦没有影响科氏工业的稳定,因为公司的管理权牢牢握在查理一人手中。
在查理的掌舵下,科氏工业迎来了高速扩张、大举收购的时期,收购对象范围不仅包括石油业,还有化工行业、管道运输业、公路建设业,以及貌似和石油业关系不大的农业、电信业、运动业等等。查理也有过决策失误的时候,他在70年代初买下的五艘超级油轮,最后带来了巨大损失,但总体而言,他的经营能力得到了令人瞩目的回报,他用15年的时间,将公司总值从5000万美元提升到15亿美元。
为了实现这些增长,查理成了终年无休的工作狂,因此他1972年与家有百货公司的富二代伊丽莎白(Elizabeth Buzzi)结婚的消息令许多高管松了一口气:他们觉得查理成家后会多花些时间陪家人。查理夫妇在1975年和1977年分别有了女儿小伊(与母亲同名)和儿子蔡司(Chase)。
(查理与妻子伊丽莎白)
大约在查理结婚前后几年,大卫和比尔也加入了科氏。大卫也是工作狂,但相较查理,大卫在工作之外喜欢浮华享乐的生活,他在科赫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比尔的成绩没大卫亮眼,但也尽心地经营着一家子公司。在这一阶段,三兄弟无明显矛盾。
4
查理在60年代初首次参与了由信奉自由主义的商人勒菲弗(Robert LeFevre)创办的自由学校(Freedom School),并很快被其吸引,这是他参与政治的开端。查理阅读了许多相关书籍,顺理成章地成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拥趸。他自小被爸爸弗雷德灌输的自由主义理念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被强化。在60年代中期与查理打过交道的学者迪泽列加(Gus diZerega)评价查理“甚至可能是无政府资本主义者,他相信社会的几乎所有功能都可以由私人资助,消除对政府的需要”。
(勒菲弗)
结束在自由学校的课程后,查理成了该校管理层的一员。1969年,查理正式雇佣了首个负责政治议程事务的助手皮尔森(George Pearson)。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查理资助了大量自由主义相关的组织、活动、学者培养计划,他深不见底的钱袋子给该领域带来蓬勃发展。
但查理并非盲目撒钱,他一直追求一种连贯的策略,来把所有四散的点,连接为一场真正的大型社会运动。1977年,他和号称20世纪美国自由主义运动中心人物的罗斯巴德(Murray Rothbard),以及时任自由党党主席的克兰(Edward Crane III)共同创办了智库“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三人分工明确:克兰负责管理,罗斯巴德负责理论建设,查理负责出钱。
(罗斯巴德)
随着在圈内影响力渐长,查理开始受到关注和批评,负面评论不仅来自其他学术派系,还有许多来自同党。自由主义哲学家康金(Samuel Konkin III)发明了“Kochtopus”(Koch和“章鱼”octopus的组合)一词,讽刺卡托研究所打着自由主义的旗号巴结查理这样的富豪。这种观点代表了当时许多自由派人士的想法。
(“科赫章鱼”)
1979年,科赫家族首次参与政治竞选,自由党总统竞选人克拉克(Ed Clark)邀请查理成为其1980年总统竞选搭档,不愿抛头露面的查理拒绝了,推荐了弟弟大卫。克拉克邀请科赫家族的原因非常简单:他们太有钱了(当时《联邦竞选法案》允许候选人为自己的竞选活动无限制地出钱)。
(1980年自由党竞选徽章)
不过这场竞选对自由派所有参与方都是场灾难。不仅竞选惨败,自由党和克拉克、自由党和科赫家族,到最后都互相看不顺眼,卡托内部的罗斯巴德和克兰也闹出矛盾,最后以查理赶走罗斯巴德收场。查理也反思了自己的扩张策略,给Kochtopus做了减法,关停了部分机构。
5
与查理在政坛遇到的首次挫折相比,他的家里正在酝酿一场更大的矛盾。
比尔完成博士学业后,他和查理的关系逐渐回暖。查理为他成立了一个风投基金,但因投资成绩不佳在1973年关停。后来比尔从销售做起,最后被查理任命为科氏碳厂的负责人,不过这个子公司的经营情况依旧不好。
(比尔·科赫)
然而比尔的野心很大,他一直希望查理给他更高的头衔、更大的权限,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比尔甚至还绕过查理私下约谈过部分股东。兄弟俩的关系重新回到冰点。1979年圣诞节家宴上,比尔当着所有人的面,对妈妈玛丽大发牢骚,还批评查理独揽科氏大权。自那之后,科赫一家再也没一起过圣诞节。
不过比尔对查理的批评并非完全没道理。当时科赫因贿赂土管局、操纵石油价格等行为面临许多刑事诉讼,法律风险很大,此外查理向他的“自由主义事业”投入的公司资金也越来越多,其他股东根本没权力干涉。比尔建议查理让公司上市,查理答复道:“除非我死了”。
1980年7月3日,比尔把查理的“罪状”整理为一封11页的控诉信,发给包括查理在内的几个股东,兄弟俩的战争正式拉响。他们开始各自为自己的阵营拉拢同盟,最终,这场把所有人都折腾得鸡飞狗跳的家族内讧,以查理的盟友马修(Howard Marshall II)购买科氏股票、将查理阵营的控股提高到51%收场。
比尔自然被开除出科氏工业,但由于他股东身份仍在,因此查理的日子依旧不好过。在1981年初开始的一场收购案里,比尔不仅干扰谈判,还将收购细节爆料给《财富》杂志。1982年10月,比尔正式向科氏工业提起诉讼,指控一长串管理问题。
1983年6月,双方律师团队进行了一场持续两天的谈判,最终,双方同意科氏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所有异见股东的股份,其中包括比尔的4.7亿美元,和半路被比尔搬来当同盟的小弗的3.3亿美元。
(左:小弗,右:比尔)
分到巨款的小弗,开始了他疯狂的艺术品收藏生涯,他没有任何个人偏好,基本看到就买,令艺术界深感困惑,苏富比拍卖行的员工因此给他起了个外号:“麦迪逊大道的吸尘器”(麦迪逊大道是当时苏富比的所在地)。
这场闹剧,给其他家庭成员带来了伤害,大卫一度需要看心理医生,妈妈玛丽的身体状况也急剧下降。为排解内心的寂寥,她和一个年龄只有她一半的、名叫奥利弗(Michael Oliver)的男子走到了一起。玛丽的儿子们怀疑此人是来骗钱的,但他们的精力很快就被他们自己没完没了的工作和内斗分散了。
比尔在享乐置业之余,创办了一家名为Oxbow的能源公司,该公司后来发展为数十亿美元的规模。但他对科氏依旧耿耿于怀,1985年6月,他以隐瞒利润的罪名再次起诉科氏工业,查理和大卫则联手在1988年反诉比尔。同年,为了争夺弗雷德创办的慈善基金会的控制权,小弗也加入了这场混战,与比尔一起又发起了另一场诉讼。
(Oxbow能源公司)
这对当时已八十多岁的玛丽是沉重打击。1990年12月21日,玛丽离世,但她的死丝毫没有减弱四个孩子间的战火,为了在遗产争夺战中占据有利条件,比尔甚至偷走了玛丽的日记等私人文件。
6
诉讼战仍在继续,但已过知命之年的科赫兄弟的人生观也发生了变化。1991年2月,大卫从一次飞机事故里死里逃生。在那之后,他决定收起往昔放浪不羁的花花公司生活,娶了比他小23岁的茱莉亚(Julia Flesher)为妻,并在1998年、2001年、2006年有了三个孩子。
(大卫和茱莉亚)
从飞机失事一年后的1992年开始,大卫又持续接受了前列腺癌相关的治疗。药物的使用令他身形走样,为提高治疗技术,他前后向各类癌症研究机构资助了数亿美元。
比尔也在“斗查理”之外找到了其他人生乐趣。他组建了自己的帆船队伍,赢了1992年的美洲杯帆船赛,还在1993年入选美洲杯名人堂(2018年,他入选美国国家帆船赛名人堂)。他也像双胞胎哥哥大卫一样走入了娶妻生子的人生阶段,但他的婚姻远不如大卫稳定,他结婚三次,有五个孩子,期间经历了家暴丑闻,和各种诉讼。
(比尔的船队)
为了给仍在进行中的诉讼的陪审团留下好印象,比尔在庭审进行地的地方报纸上大肆宣扬比赛成绩,并积极为各类机构捐款。查理被逼无奈,也加大了对当地的捐款力度。不过一桩事故成了这场“慈善竞赛”的插曲:1993年,查理时年16岁的儿子蔡司开车时意外撞死一名路人,最后被判处100小时社区服务、18个月缓刑及为期10个月的宵禁。
(蔡司)
除明面的斗争外,兄弟俩私下也有许多动作。80年代起,二人就各自雇佣了私家侦探队伍调查对方,手段多到仿佛CIA特工。除窃听等常规手段外,据《名利场》的报道,为了套取信息,比尔手下的侦探甚至创建假公司、翻查理团队人员的垃圾桶。比尔的疑心病越来越重,他甚至怀疑起自己公司的员工里是否有间谍。
连比尔十分热爱的帆船比赛,也成了他“情报工作”的战场。他前后总计花费200万美元用于帆船比赛相关的情报收集和反间谍工作上,令赛事组织方惊愕不已,以致于推出了专门禁止比赛间谍活动的条款。
不过他对查理最沉重的打击,还是为科氏集团偷油案的调查而进行的活动。比尔早在80年代中后期,便找人在位于中西部的科氏石油开采地进行调查,收集科氏通过少报开采量来偷油的证据。巧的是,1987年,参议院也就偷油案成立了特别调查委员会。
听闻此事的比尔,极为主动地为该案调查忙前忙后。最终委员会发布报告,称仅在过去三年里,科氏工业便以谎报数据的方式,偷走了价值3100万美元的石油。根据该报告,司法部也开展了刑事调查。为了给已经手忙脚乱的科氏火上浇油,比尔以没有缴纳特许使用费为由,趁乱又起诉了科氏。
科赫兄弟之间乱如麻的诉讼案件,在90年代末有了初步结果。在经历了长达11周的庭审后,1998年6月,法院就比尔在80年代提出的查理隐瞒公司利润案,作出了查理获胜的判决。2000年,石油盗窃案以科氏缴纳2500万美元和解金收场(其中740万美元支付给比尔)。
不过比尔依旧不想就此放过查理。1996年8月,因科氏集团违规使用的一条丁烷管道破裂,导致两个17岁青少年丧生,1999年,该案以科氏缴纳3500万美元的罚款和数额不详的私下和解金结。在2000年,科氏又因数百件管道泄漏造成的水源污染案件而进行了总计3500万美元的赔偿。
在这些案件审理过程中,比尔活跃在媒体前,极力给科氏塑造出为追逐利润而无视人命、环境、法规的企业形象。另外,他还针对爸爸弗雷德那些尚未分割完毕的艺术品等遗产再次和其他几个哥哥谈判,2001年5月,科赫兄弟终于把这笔烂账处理清楚,比尔和大卫的关系也因此有了改善。
7
这一系列诉讼给科氏上了一课,公司法律总顾问霍尔登(Mark Holden)说:“我们从90年代学到的教训是,美国政府是我们最大的客户之一。”摆脱诉讼阴霾后,查理再次通过大型收购,带领科氏走进一段急速扩张的阶段。2004年,科氏以42亿美元收购纺织品制造商英威达(Invista),2005年以210亿美元收购纸浆制造公司乔治亚太平洋(Georgia-Pacific)。2006年,科氏工业的年收入达到900亿美元。
为了改善与联邦政府的关系,查理聘用经济学家芬克(Richard Fink)负责科氏公共事务、政府关系、法律等部门的重组,把科氏从一个能源集团变成了半政治性的企业实体。在芬克的规划下,查理向几百所大学和数不尽的智库、政策机构、倡导组织捐款,炮制出无数自由派学者、报告、书籍、活动,极力在年轻一代的头脑中灌输他的价值观。
(芬克)
科氏也成了查理进行自由主义实验的微观世界,查理信奉的管理口号被印在工人的考勤卡、咖啡杯等各种地方,人员招聘标准也严格遵照查理的政治光谱,芬克还会在公司业务部门推进意识形态统一教育。
查理鼓励员工互相竞争,久而久之,科氏员工中的主力成了带着“年轻、白人、男性、好斗”标签的同一类人。90年代末,科氏被一群前员工起诉,这些中年人表示他们被科氏使用不合理的考核制度强行解雇,并被一批更年轻的男性取而代之。
查理虽富可敌国,但他的政治影响力并非从天而降的,2003年他举办的研讨会只吸引了17名参会者。他从自由派幕后人物变成保守派知名金主的转折点,是2008年。在芬克的劝说下,他把当选总统的奥巴马视为最急需铲除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查理的一个重要阵地是“美国繁荣”组织(Americans for Prosperity)。科赫兄弟通过该组织,竭力推销他们那些不受人欢迎的观念,比如减少州政府规模、解雇教师和消防员、减少公共服务等等。由于背靠着强大的科赫家族,美国繁荣随时间推移,已发展为一个可以与美国传统党派相抗衡的组织,在游说、基层选举动员、政策斗争方面的影响力覆盖几十个州,成员超过200万。
通过该组织,查理将反对奥巴马的茶党运动,煽动成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力量,还大力帮助共和党在2010年众议院和2014年参议院的中期选举中占据多数席位。2010年8月9日,奥巴马在一次活动中公开点名“美国繁荣”,暗示该组织的所作所为对美国人毫无益处。
(美国繁荣组织)
支持奥巴马的政客和媒体说话就没那么客气了,随着该组织知名度越来越高,查理受到的外界关注和批评也越来越多。科氏很快便采取了攻击姿态,还建立了一个名为KochFacts的网站,专门用来反驳外界的批评。不过查理把外界的猛烈攻击视为工作进展的象征:“我认为,当我们(的行动)被视为有作用时,我们就会受到攻击。”
(查理·科赫)
科赫家族领导的这个庞大网络,经过多年演变,已成为共和党世界里有着重要分量的特殊存在。他们控制的庞大筹款网,能募集到与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一样多的资金。他们在所有竞争激烈的选举州,都可以通过“美国繁荣”采取真切有效的地面行动。他们有自己的政治宣传网络,还收购了多家选民数据库公司。他们不只是共和党的主要政治力量,也是美国的主要政治力量。
不过,科赫家族的影响力越强大,其矛盾之处就越明显。他们声称政府干预越少越好、权力形式越多越好,但他们推进这种理念的方式,却是通过自上而下的集权式管理来推进的。
8
在政坛之外,生活的洪流继续滚动。大卫2019年去世,留下妻子和三个年仅二十岁上下的孩子,以及对许多艺术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慷慨资助记录(不过他的良好口碑因晚年过于热衷政治而受到影响);
小弗在2020年去世;
查理当了爷爷,但他对已进入科氏工作、对他的政治理念毫无兴趣的儿子蔡司能否接班不置可否,他的女儿小伊投身出版业,远离家族企业。
(左:蔡司,右:查理)
当这些第三代真正掌权时,科氏也许又会迎来新一轮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