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股票 操盘 概念股 科创版 B股 个股 点评 分析 财经 评论 热点 理财 外汇 期货 知识 炒股 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正文

股票买不了怎么回事 股票交易最少要买多少股

2021-04-26 16:17:05 热点

炒股要设立门槛吗?

最近,一位顶尖投行人士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对刘主席的一系列监管政策表示支持,并提出一项设立投资者门槛的建议。

“建议刘主席应该再搞个A股投资者门槛制度,没有百万财产证明的,不许炒股票,这个市场就会好很多。证监会放任这些散户去炒股票,就给大资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韭菜’。举个例子:借钱给人家还要问一下借去干嘛、啥时候还呢,听个消息就敢几万元、十几万元扔进股市里的,他不死谁死啊?”

这个建议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难道炒股要设立门槛吗?这涉及到“投资者教育”这一老话题。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年满18岁的公民只要有银行账户就可以到证券交易所申请开户,股票最少得买100股,也就是一手。现在很多便宜的股票每股不到5元,也就是说500元以上就可以入市操作了。由此可见,当下在中国成为一个股民几乎没有门槛。

2015年4月牛市期间,彭博发布了一项有意思的调查:“在中国的新股民中,5.8%是文盲,60%仅受过初中教育。”

彭博中国经济学家Tom Orlik在这份调查报告中指出:“新的调查数据更多地显示出,经验不足的散户投资者正推升股市,这并不意味着牛市不能持续,中国有巨大的人口和储蓄,投资也选项有限。不过,这意味着中国市场的轨迹将不可预测,并且容易因投资者的情绪转变出现突然的逆转。”

此后,深交所金融创新实验室马上回敬了一份报告:“就2014年初到2015年3月31日之间的深市个人投资者开户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深市高中及以下学历新开户投资者占比仅为19.67%,大专及以上学历新开户投资者占比高达65.19%。”

深交所的数据显然更为权威,股民的学历应该是提高了。然而,学历提高并不意味着其投资水平也必然提高,“羊群效应”导致的罕见股灾在彭博中国经济学家Tom Orlik发布报告后2个月就发生了,那正是一场“投资者情绪转变”而导致的“突然逆转”。

为何股民学历提高,但投资水平并没有提高?引用股神巴菲特的合伙人芒格的一句话就是最好的回答——“投资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有资历的股民都有所体会,很多基金尚且亏损,更别说小小散户了。炒股的难度,从股民常说的“一赢二平七输”股市铁律,也可见一斑。

有鉴于此,设立投资者入市门槛的建议确实具有一定的建设性。但是“百万元”的标准恐怕过高,目前对于高风险的分级基金的市场准入门槛也只有30万元。

可以考虑将炒股门槛标准划在10万元:入市资金在10万元以下的可以通过股票账户投资公募基金,10万元以上的可以直接投资股票。

这样即使再次发生“千股跌停”的股灾,由于基金持股分散、流动性好,不至于想跑也跑不了;同时,因为炒股账户数量大幅减少,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非理性集体行为出现的概率。

“喊话式监管”该不该

2016年12月3日,一贯低调的刘士余脱稿炮轰险资举牌乱象为“害人精”。他说:“我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此言一出,下一个交易日(12月5日)沪指下跌39.13点,跌幅1.21%。在此后一个月内,大盘震荡走低至3044.29点。

此后,他的多次发言都堪称重磅,对市场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今年2月26日(星期日),刘士余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肯定了IPO加速决策的正确性。他表示:“暂停IPO导致市场的心理预期被扭曲,而去年一年,监管方把扭曲了的预期调过来了。”市场渴望IPO减速的预期落空,2月27日(周一)沪指下跌24.77点,此后几日下探破位3200点。

今年4月8日(星期六),刘士余出席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矛头指向上市十几年没有现金分红的“铁公鸡”,痛批“全世界都没有”的“10送30”高送转现象。4月10日(周一)沪指下跌17.23点,跌幅0.52%,高送转和次新股更是出现大面积跌停潮。

频频需要证监会主席刘士余通过“喊话”的形式,来发现、曝光中国资本市场的种种问题,这本身是一个颇为尴尬的现象——说明中国资本市场在制度建设方面还存有许多空白点。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尹中立看来,投资者对监管者应有客观公正的立场,不能以市场的一时涨跌论英雄,应该以是否有利于市场长治久安发展、是否有利于股票市场功能发挥为标准;如果以市场短期涨跌来评价监管者的功过是非,则会使市场盲目以短期效应为主而忽视了长期效应。

他指出:“刘士余自上任之后的一系列措施,诸如严加监管、强推退市制度、加快IPO常态化发行、控制再融资数量,这些从方向上都是正确的。从去年的3月份到今年的3月份,投资者拥护刘士余的声音是非常多的,批评的声音是非常少的;但是进入4月份,质疑的声音越来越高,原因是在一系列外界因素影响下,股市出现了下跌;股市一旦下跌,投资者对监管者的不满情绪就会上升,这在过去的历史中是不断重演的。比如郭树清任证监会主席时,他治理股市的方式或方法和刘士余如出一辙,当时也饱受指责。”

IPO是否过快

众所周知,2015年6月爆发“股灾”,IPO再度短暂地暂停。到2015年11月末,在国家队强力救市、市场企稳之际,IPO也再次恢复。

自2015年11月份恢复IPO发行后,一直到2016年上半年,监管层的发行节奏还是颇为谨慎的,基本保持了每月1~2次的批文下发节奏,每次放行的上市企业数量也控制在7~9家之间。

进入2017年后,IPO悄然加速:1月6日核发14家公司的IPO批文后,1月13日证监会再度核发10家企业IPO批文。2月份之后,已经“周周有新股”,每月大概有50家上市,每星期有10家。

对此,多家机构表示,2017年新股发行节奏已经恢复常态。其中,中金公司称,预计今年将消化500家左右IPO存量,融资规模在3000亿元左右。

新股发行不断考验市场承载能力,由于新股以中小市值股票为主,所以中小板、创业板受其影响较大。此外,2016年市场爆炒的“次新股”板块也出现调整。

在过去的20多年间,一旦股市下跌,A股便“暂停IPO”,累计关闭A股一级市场多达9次,最长的一次关闭时间长达15个月。正是因为这种频繁的暂停IPO造成大量企业“排队IPO”现象出现,所以目前适度加快IPO实在是一种无奈的“还债”。

IPO加快后,市场人士担心,是否会造成企业“带病闯关”?

据统计,截至4月26日,证监会发审委今年前4个月共审核169家企业首发申请,其中首发获通过139家,未通过18家,取消审核2家,暂缓表决5家,过会率约为82.24%。同比来看,2016年一季度IPO过会企业家数为62家,审核通过率为96.88%。

由此来看,虽然IPO加速,但审核还是趋严的。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

我的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